微信快讯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微信快讯

【第462期】周强书法作品欣赏

点击数:8432017-03-31 11:40:15

       周强,1954年出生,汉族,大学学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和谐中国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道教书法院理事,武当山道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公益总会湖南分会副会长。作品参赛数十次获全国大奖,分别在央视、山东、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多家媒体报道。作品先后在《书法导报》、《中华人民美术报》、《中国教育广播电视报》、《中国世纪经典纪录艺术卷》入编发表。被中华人民美术网评为“最具市场升值潜力艺术家”,作品被红楼梦博物馆、江南博物馆、任弼时纪念馆、刘少奇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周敦颐纪念馆、杂交水稻展览馆珍藏,并为慈善公益活动捐献作品数百幅。

        周强书法以篆书为主,诸体兼修,书写的作品使人获得双重的美感享受。小篆用笔遒婉流畅,体势颀长,结字工整规范。大篆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

     

笔做生涯墨做田   健笔凌云长精神

              ————周强先生艺术浅析  

文/龙星海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深深挚爱着书法艺术的周强先生,在继承的基础上,对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予以了更多创新和提高。再访先生,为其新作造诣而叹服,先生的书法日益精进,修文墨苑自强不息,铸就了精深华妙,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  


气贯翰墨  德馨其中

  先生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小受到底蕴深厚的湖湘乡土文化滋养,对文字、书法以及文史哲诸学科均有深入的钻研和相当的造诣。不但读书多,而且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检讨和调整自己的艺术方向。因此他在艺术上的成功绝非偶然。几十年的教师生涯,材料撰写基本毛笔书写,数十年磨砺一剑。在先生的书法作品中,能切实感受到了传统的雅致正大气息。正如孟子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元代散文家姚隧说:“大抵体根于气,气根于识,识正而气正,气正而体正”。意即“气”还是来自于道德学问之修养,积累深了,行止皆有文雅之相,纯正之气。先生作品多以篆、隶为主,萧散淡逸,意趣深远。骨力丰厚,方正雄健,又极具奔放磅礴之气势。其学问修养、胆略气质、胸襟情怀均于字中体现。而又以清俊、中和之气息贯穿其中,通达流畅,亦为书中道友之津津乐道者。


清俊。先生书法作品立意清俊高远,落脚雄浑厚重。盖因师承二王,而临帖功夫深厚之故。先为师后写字者,书体以承袭为辅,自创为主,往往有仕气隐现,深为当今书评者所诟病。而先写字后为师者,字中风清气俊,再得经济政务之历练,往往有清俊士气隐约其中。先生生长于三湘大地,圣贤足迹所到之处,诗礼文章兴盛之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老字辈的人民教师,先生在上古先贤们无声的教诲中逡巡流连,牢记长辈们“踏实做人、刻苦学习、老实干活”的严格要求,兼以静心养气,端正学业。书法道路之初如此简单而已。

   中和。书法之所以在当今这个已无毛笔书写客观需求的社会中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执著地存在,并且继续以强劲的生命力量散发着悠久迷人的气韵,引得一代又一代的得趣之人沉恋其间,乐而忘返,终其原因,它是中华民族文字的传承、审美的传承、情感的传承,甚至心灵的传承。先生书法字体不偏不倚,中正平和,于黑白两色之间就能够笼统的表述清楚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华所在。也正如先生书写《采桑子.重阳》和《沁园春.雪》,墨色淋漓氤氲,行笔凝重圆润,黑白布局微妙。于精致之外多了一种丰富的内涵和恢弘的中和之气,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学者的书法不同于单纯书者,况且先生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亲历者,似乎更能够感受中国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多元与复杂,书写出文化的厚重、哲理的深刻。


   先生擅篆书,大篆、小篆、铁线篆、金文,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不难看出,其书法作品多以圆熟优美的形体结构,施以毫厘不爽的线条。作品好比‘工笔画’,饱涵柔美、细腻、典雅、清馨,同时,更具有坚韧、俊毅、洒脱和秀雅。它不骄不躁,不卑不亢。铮铮钢骨,隐藏于柔美秀雅之中;而坚毅儒雅中又尽显灵慧之魂魄。越赏越有味道:柔美中尤有刚劲,雅致内流露俊逸。且不温不火,悠然流畅,一气呵成。功力深故根基深,人品高故书品高。纵观先生的书法作品,书感婉转流畅之下蕴藏着纵放奔腾,更兼笔法、结构、章法、气韵等等,互相衬托,相得益彰,使通篇气势显得或奇逸洒脱、神采飞扬;或笔力雄健、光彩照人,真是高精深厚,难能可贵。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书学是寂寞之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在艰苦的治学道路上,先生甘于寂寞,淡泊自守。他广收博采,融会贯通再施我之法,逐步形成自己精深华妙的艺术风格。纵观先生的作品,篆书如行云流水又有泰山之安;隶书智巧于毫芒又起伏于峰峦。笔笔有出处,字字有新意。曾有人赞誉:“周强先生的书法是素精各种字体,纤波浓点抑左扬右。内含刚柔,外呈筋骨,笔画方正,点画匀圆,有锋熠其精神,无锋含其气韵,为大手笔。”先生的书法与时代同步伐,与民众共呼吸,饱蘸如椽巨笔,书写盛世华章,表达了一位书家的爱国之心。他在艺术风格和创作道路上不断变法,超越自己。在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与突破。他强调,书法创作应怎样根据大、小、疏、密、肥、瘦、长、短等不同特点,以俯、仰、向、背、屈、伸等法,变换使用于每个字的撇、捺、勾、点、挑、横、竖等,使作品写得方整、匀称、舒展、端稳。


可以说 ,周强先生以毕生精力在为继承发扬祖国书法艺术做贡献,把弘扬传播书法艺术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祖国的文字与书法,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虽是书法名家,却从不自恃清高,孤芳自赏,而是乐于育人默默耕耘,勤于传艺默默奉献。把最美好的作品奉献社会,传于后人是这位书法家一生的心愿。这也应了他常写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近年来,先生致力于书法技艺的研究,他常言:“书法之善,精在用笔,美在结构。笔法不精,虽善犹恶;结构不美,虽熟犹生。是以指实腕活,力注于毫端之间,横推、竖拉、外拓、内擫划沙而行、退笔而出,浓墨厚纸方为力透纸背。用笔千古不变,结构因时而易:大字密布,小字疏朗,俯仰向背,谦让违和。以方圆之笔举一反三、施我之法,则线条不变,惟字形变更耳。”


先生教师生涯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令人深表叹服。先后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又在教育工作的同时,钟情书法得以新境,实为不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先生早年患过大病,身体一直抱恙,近来来研习书法而乐此不疲,游刃于书法艺海中,身体渐而康复硬朗。这和书法艺术塑造的高雅情操是分不开的。


  书法家的人格品行决定着书法境界的高低。事实告诉我们,要使书法艺术作品格调高古,就必须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若为人不好,则书艺很难进入化境。清代书法家刘熙载有名言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艺术反映的是一个人完整的内心世界,是其学识、才情和志向的综合反映,这就决定了书法创作不可能通过某种单一的活动去实现,而要求书法家把全部心灵都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在先生看来,书画家的“人品”比“技能”更重要,人品的高下能直接影响到书画的技能。有的人学书画一生,却毫无成就,其主要原因不外是“人品”和“悟性”,所谓人品不高,修行不到,缺少悟性。先生要求“书者要有气质,不流于时俗,还须要有高深的学问。”所以在先生的书法即其心法,观其字,可识其心,因此先生的书法是“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这和他作为人民教师的本源是同出一辙。

   在当前市场经济冲击人心浮躁的环境下,能中正文雅者,实在太少。先生笔做生涯墨做田,健笔凌云长精神,他将书法、修行结合起来,重修行,其骨格“坚正”,翰墨德馨,润物无声。再次祝愿先生身体康健,艺术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