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刘振涛,字涛声,号云山,别号莲心草堂主者。1937年3月生,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省直机关书画家协会艺术顾问、湖南省湘江书画院顾问、湘潭市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齐白石纪念馆特聘书画师。其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国际书法大展,为国内外多处博物馆、纪念馆和众多收藏家收藏,勒石于山东孔庙、深圳锦绣中华、岳麓书院、南岳等数十处碑林,选入数十种大型书画专集和专业报刊等。先后在湖南长沙、山东 烟台、台北、日本等地举办书法展览,好评如潮,轰动书画艺术界。
出版有:由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题签的《毛泽东颂诗字帖》、《振涛书法·毛泽东诗词五十首》、《振涛书法·名人咏韶山二十四首》、《振涛书法·齐白石诗三十首》﹑《当代书法名家精品赏析——刘振涛书法作品》、《书法与美工》、《齐白石研究大全》、《从木匠到国画巨匠》等。其书法工楷书,擅行书、草书,亦能隶、篆;书风雄而秀,雅而健,沉着痛快。
图文欣赏
逸少襟抱子贞遗风
——谈刘振涛书法
文/熊灿亭
刘振涛是我见到的当代湖南书法界中书法技巧和各体兼擅的最好的书法家之一。刘振涛先生从孩提时接触书法,直至古稀之年,仍潜心翰墨,临池不辍,无意成家而卓然名世。一生心正,光明磊落,与世无争,为人平和,大德载道,众口皆碑。虽从事教育、文化和文史研究编辑工作数十年,但他对书法艺术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歇,孜孜不倦,乐而不疲。他无名利之心,只求书艺精益求精;他无骄躁之意,谈书论道,大有谦谦君子之风。
放眼当今中国书法界,又有多少人对笔墨探求的真实水平在刘振涛之上,论书写技法之熟练与精致,是很难有人达到这种精靡纯熟、出神入化之工的。其书被识者评为"雄而秀,雅而健,沉着痛快"。书宗何绍基,但不囿于其中,能自何出而翻出新意,刘振涛应是当代化裁何绍基而为己出的高手。
历来取法何绍基者颇多,但能由何氏脱化而出的书家却少之又少,大多死于句下。这一方面说明何氏书法个性风格太强,另一方面也证明其经典性。凡是经典的书法都具有强烈的同化性。除非具有自我作古的创造精神和熔铸古今的伟力,否则,都难挣脱经典的笼罩。
何绍基的书法融隶、楷、篆、行诸体于一炉,互参互见,杂揉诸体,自成一家,人称三百年来我国书写,莫此为尚。后继学何书者代不乏人。然而真正能食古而化者,难见其人。
刘振涛应该是一个意外。
刘振涛取法何氏的脱略凡庸处,在于活参,不落言诠,于有法处求无法--所谓目击道存,直到其精神流露处。取法何绍基的难点并不在其形质,何氏书法的强烈风格特征反而成为最易上手的程式。学何绍基的不易处,在于其笔酣墨畅,遒密锐利,擒纵挫衄,虽有鼠尾之习,然不失整副之悠淡雅趣。而学何者往往流于形质,却昧于其精神表现,此诚所谓优孟衣冠,岂真孙叔敖也。
刘振涛变何氏行书"如天花乱坠,不可捉摸"为有迹可循的雅逸平和之气。他弱化了何氏大开大合的纵横结构,同时也弱化了何书的沉雄和峭拔,但却强化了用笔的节奏感,摒弃了何氏书法中鼠尾陋习,以笔势生结构,使结构本身也生发出舞蹈性的旋律之美,更强化了一种儒雅之气。何氏书法的风格特征在于沉着痛快,刘振涛书法的风格特征在于俯仰尽态。刘振涛书法更讲究流畅和倾吐一种逸雅之气,他赋予每个字以强烈的节奏和旋律感,如果说何绍基的书法是一种带有强烈个性化色彩的湘剧高腔,尽显豪迈气概的话,而刘振涛则更接近于西洋美声唱法中的花腔,以至于读他的书法不觉使人有舞之蹈之、与之蹁跹的感觉。
刘振涛先生十分重视对书法笔墨功夫的锤炼。他早年致力楷书,对颜、柳、欧、褚诸家碑帖临习多年,求其态势方正、清健端穆。他最喜欧体之结体谨严、清朗爽劲,故注力尤多;后转益多师,涉猎魏晋、宋元诸家,不仅心仪"二王"行草,又致力于汉魏碑铭,乃至篆书金文的研习,力求浑厚凝重、沉着雄强。他平素对草书用功最深,从张旭、怀素到王铎、孙过庭等历代书谱佳构,无不精心钻研、悉心临习。日积月累,功底益深,眼界益高,"欲以自家手法求自我面目"之心日益强烈。其间偶得何绍基《金陵杂述诗卷》使他动心动情,爱不释手,旋即又翻阅何绍基卷帙浩繁之书艺文论,品读其临碑习帖之法,悟其取精用宏、参化变通之能,茅塞顿开。而何绍基由早年之秀润畅达,至中年之笔意纵逸,再到晚年之醇厚有味、炉火纯青之道,更使他眼前有了一条清晰明确之路。刘振涛以何绍基为衣钵,坚持"古人为宾我为主"的主张,又历经十多年的探索,得其神髓,自成一格。刘振涛师古而不泥古,经过自己的沉积过滤、提炼创新,他的行草书已突破前人的藩蓠,有筋接骨转之态,有放海疾舟之势,最能体现北碑那种铿锵有声、深厚古朴之貌。刘振涛的书艺,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是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中"站在巨人肩上"的创造,格调自然不俗,品位自然高迈。
刘振涛的书法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书写时的舒缓随意说明他具有悠闲的心致。中国书法凝聚了书家的学问、修养以及对艺术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情趣。正是从这一点来考察,刘振涛的作品似乎更具有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古典理性",他的作品崇尚精致、完美、流畅、秀逸,这无疑是在传达一种美学理想,寻求技术完美与人文理想的高度契合。
黄宾虹先生生前曾对林散之先生说,"诸病可医,唯俗病难医。以格调入字,以学识入字,实乃书法正途也。"如果书法不参佐以书家的学识修养的话,则一定匠气十足。在书法中,学识不仅表现为一种自家面貌,更表现在书者用笔结字中的"古意"和法度。
书法艺术实际上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艺术,既需要强调书家的感悟能力,也不可荒废其书写规则。回看中国书法史,历代的书法理论为书法艺术树立了一套严密、完整、独立、全面而且专业性相当强的理法系统和评价标准。如果脱离了"法"而单独谈论个人抒情式的"书"的话,将会导致书法作品中理性的缺失。
在俊朗飘逸的外表之下,刘振涛的书法显出一种严谨的法度,即便是字的间距和行距,他都用意控制。我们试从刘振涛书的结体来看,隐约带有何子贞字的特点,而何子贞正是一个强调学问强调个人修养的学人,接受的是主动吸取儒道两家文化精髓的禅宗思想,将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看成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刘振涛的性格正是具有了古代士人的特点,他的字,表达了寻求生命意义、追寻经过道德自律的自由的主张。对于人生,刘振涛所持的是理智、平和、稳健、淡泊的态度,因而对于学问,刘振涛自然会有一种缜密严谨的作风,这折射在书法上,表现出的就是雍容的气韵。实际上,刘振涛的书法看似信手而为,生于无意,但细细研究,却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每每无意之处法度井然。书法的极诣,历来就被认为是"笔笔还其本分,不消闪避取巧"(刘熙载语),刘振涛的字不作狂怪奇侧之态,是公认的具有理性、稳重、平和精神的书法,没有那种"吴笺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的狂放情绪,而是在平常处洋溢着生活的新意与乐趣,是飘逸但不是纵逸,将激越的精神在深沉中含蓄地表达。刘振涛书法在结构上呈现内中收紧的特点,其他书法就是因为有种理性的节制而显得儒雅谦恭、雍容和豫、温和内敛。他一直认为,艺术的领域最应讲究宽容,最应该有热情奔放而又谦恭温良的风度。这个观念一直就被他实践着。
刘振涛对于创新和继承的关系一直理得很顺,对于技术和意识的重要性也了然于心,正是由于他自觉地把理性精神和感性态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他的书法不论在"器"还是"道"的视域里,都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