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期刊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报纸期刊

《书画艺术报》第53期:鲁晓川楹联书法作品欣赏

点击数:16452018-01-25 16:59:16

作者简介




鲁晓川,1977年生于湖南长沙。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学会副主席,湖南省湘江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第一位楹联学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年夏,进入中南大学文学院,师从中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教授、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所长、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余德泉教授。现任教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开对联学课程。在古典文学和古汉语方面亦颇有研究,爱好对联和书法。

现已发表《感受对联的高等教育》《雅切——梁章钜对联批评的核心范畴》等多篇论文,出版《湖南楹联》《鲁晓川对联作品选》等著作。






书画艺术报53期




鲁晓川对联新作


名胜

题四川叙永春秋祠(祀关公)

屯土山忍生报主,华容道拼死释曹,

尽本当尽之心,底事敢劳封帝圣;

继文宣一意从周,启武穆孤忠献宋,

为不可为之事,痴人相继写春秋;

 

题长沙望城区光明村蝴蝶谷梦蝶亭

相携直上光明顶,

谁与优游自在天。

注:梦蝶亭在蝴蝶谷中心山顶最高处。

 

题湘西文化园风雨桥

几度沧桑过鹭羽,

四时云水迓鸿轩。

注:鹭羽,指代车驾,唐代御史以鹭羽饰车,取鹭见水中鱼,察隐微之义。鸿轩,指杰出的人才。


 

题赠

颂联圣钟云舫 

较太白更怀忧愤,比少陵尤显峥嵘,

信知司马是前身,炼狱中铸成雄笔;

金瓯九万里多虞,变局三千年未有,

誓作啼鹃醒汉胄,涅处奋起神州。


 题贵州松桃县武装部大院凉亭

好借一亭看细柳,

何辞片石筑长城。

     

题2014年长沙市第七中学高考考点

谁能拔抑塞磊落之奇才1

百载立黉庠,正合诸君圆梦想;

士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

一襟盈浩气,自然寸管挟风雷。

注:1.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题张鸿先生青梅书屋

何人煮酒,

我自耕心。

 

题汪湘流先生“励锄园”

漫卜三槐,只趁春回佳日种;

每惭千尺,却闻歌伴故人来。

 

衡南县宝盖镇银杏园

三十年造就万亩芳林,秋暮春朝,

宝盖几多追梦者,

数亿载修成一身正果,冰心玉质,

痴情只待有缘人。

 

题双峰一中教学楼

知行乐并攻,古圣今贤同砥砺;

教学期相长,九方千里共峥嵘!

 

诗歌

秋夕寄友

木叶摇无定,

江潮听有声。

不知千里外,

可是雨兼风。

注:后半借“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之句,略改二字,变说理为抒情,乞方家哂正。

 

淮安道中欲往苏州不得,绕道扬州

大巴过去又中巴,

直达姑苏愿转奢。

过午径从高速路,

沿河先上广陵车。

连天白水横无际,

列道青杨直不斜。

缱绻扬州只今夜,

山狮丘虎未须嗟。

 

登杜甫江阁

千载江南杜老踪,

江天一阁耸鸿蒙。

阵开白马奔沧海,

首送金乌上碧空。

诗债每亏惭夜月,

灵犀屡遁怨晨风。

今朝欲共孤舟咏,

广厦千间梦与同。

注:第三句与前失粘,因系集句,不作改动。

 

戊戌将至怀谭壮飞

   丁酉五月,应邀与长沙联协主席培南京联协来访贵宾宴饮,于席间 分韵得“一”字,晚间方凑成八句,勉强交卷。

莽苍天地合为一,

代序春秋重戊戌。

击水浏河想壮飞,

陨首刑天舞干戚!

丹心照彻崑崙红,

热血倾将沧海碧。

今日又当变革时,

愿君天外催霹雳!



当前对联文学可能突破前人的几个维度

     文/鲁晓川


当前,中国社会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这为对联文学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突破提供了前提。那么,从对联界近四十年的实践经验中,我们是否能找到几个维度,结合一些有价值的案例,使联友们在以后阶段的对联文学实践中自觉地进行突破性的尝试呢?我这里只能举例性的讲几条,供大家参考。

(一)题材拓展

当代社会生活的丰富程度,应该说是远超古人的。这为对联文学的题材拓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我还是举一副本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的获奖作品为例。安徽合肥的鲍余华先生这次得了三等奖,他的作品是《题农民建筑工》 :

身离故土,头顶新天,筑万丈琼楼,抓片白云揩苦累;

朝念妻儿,暮思父母,编几行情语,发条短信报平安。

农民建筑工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是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为这样的群体撰联,我以前没有见到过。此联不但关注到了这个群体,更写出了这个群体的心声。我想这副对联之所以能够获奖,其在题材拓展方面的大胆尝试一定是与有力焉。我甚至认为,这方面的意义超越了获奖本身的意义。

(二)主题升华

中国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首先是思想的解放。这种解放对于传统文化既有冲击,也是机遇。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必然产生不同以往的思想,更何况,中、西方的文化思想都在不断发展中。这为对联文学创作主题在古人基础上有所升华提供了源泉。我在“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的获奖作品中找到了一个例子,这就是湖南株洲易庚山先生的作品《感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

七英遽陨,悲歌自天外回旋,四海五洲,悲绪未因疆界隔;

百折不挠,壮举在人间传颂,千难万险,壮心仍向太空飞。

此联关注的是本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这一事件。其题材是以往的对联文学中没有涉及过的。但我更钦佩的是作者在主题表达方面的突破。从上联悲绪未因疆界隔”这句可知,作者是站在人类的高度来关注和悲叹这次航天史上遭遇的重大挫折的。下联“壮心仍向太空飞”则更将感情基调提升,表达出人类直面挫折、迎难而上的壮烈情怀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