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期刊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报纸期刊

《书画艺术报》第40期:刘铁臂国画艺术欣赏

点击数:13232017-09-11 17:55:39


刘铁臂,湖南邵阳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芙蓉画院院长、湖南一品国艺馆艺术总监。

作品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08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全国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2005年中国百家金陵中国画作品展”、“第16届国际造型艺术家美术特展”、2005年、2006年、 2007年、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第6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第7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等国家级重大学术展览30多个。2016年作品《红土地》荣获国家艺术基金。

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个人画展、人物画巡展15次,出版个人画册、专著6部。有作品获优秀奖、“五个一工程”奖、金奖、优秀作品奖(最高奖)。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台湾、香港及国内博物馆收藏。


书画艺术报






名家评说


刘铁譬的人物画很有个性,很大气。特别是在造型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的瑶族题材系列作品,体现了当代画家一种难得的学术精神。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著名美术评论家    邵大箴

 

刘铁譬的作品拙朴豪放,风格独树一帜,极具主观性和探索性,能看到他对当代艺术的探索精神以及智慧的光芒,非常值得关注。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    邹跃进


现代性的美术观更多关注创新,而传统性的美术观则更多关注继承,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刘铁譬把握住了这一点,极具探索性。

——著名美术理论家     冯天鹰

 

独特的表现技法让刘铁臂的人物画创作体现出与人回异的风格取向,这种艺术风格的大胆追求和探索,是画家才华的流露。

——江苏省国画院美术理论家、著名画家    萧平

 

刘铁臂的人物画以他特有的表现方式,所展现出来的情趣和韵味,在当代画坛人物画的繁荣和发展中,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著名策展人、策展人    余根晖

 

刘铁臂成功地将文人水墨画的写意精神通过其独特的技法融进枯笔白描之中,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完的艺术道路,也是历代画家尚未思考过的空间,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得不佩服他超群的才情与睿智。

——著名美术评论家    辛民

 

铁臂的画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画家汹涌而至的激情,这便是中国画传统理念中爱讲的气韵,这大致也是艺术品的骨力。骨力,是好的艺术品不可或缺的东西。一个画家乃至一个农民,能拥有自己理想的种子很重要。铁臂很幸运,走到了这一步,愿他以更大的自觉来耕种这块已经属于他的土地。铁臂若能意志坚定地专注耕种,把这些要素做得更强调,便是大气象了。

——省文联名誉主席、著名作家、书画家    彭见明

 

邵阳是出人才特别是出画家的地方,刘铁臂是邵阳画家群中的一位。他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特别值得推崇的是他的探索精神和对艺术的思考,难能可贵。他孜孜不倦地对家乡花瑶民俗文化的挖掘、探索并取得这么多的艺术成就,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担当与责任。

——省文联副主席、省画院院长、著名画家    刘云

 

刘铁臂的作品特色非常鲜明,表达了他对艺术形式的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一个艺术家的追求。在长期的努力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吧,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对艺术的探索,显示出一个画家在学术上创新的思考。前途无量。

——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    朱训德

 

长期以来,刘铁臂把目光和思考投注于神奇的花瑶古寨,深深感动于秘境花瑶原生态的人物美、人性美、人情美。以工笔与写意的组合套路,以笔墨间强悍的创新创造精神,展示厚朴奇异的花瑶人文风貌,使“铁臂花瑶”成为美术界、收藏界一大知名品牌。铁臂的作品,合理地吸收了滩头年画人物造型的养分,以独创的“阴阳染”技法,以没骨重彩的形式,创造性地使用白色矿物颜料,在工笔画领域大胆探索,形成了迴异于传统的自家风貌,形成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震撼力。

——邵阳市文联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    张千山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